2016年6月8日上午,由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处、yh533388银河主办的“2016文化艺术讲坛之张振涛学术讲座‘杨荫浏与四大知识体系’”在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教学楼学术报告厅(601室)召开。讲座由我校yh533388银河彭丽副院长主持,主讲人为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张振涛先生。
张振涛先生在讲座中将“杨荫浏与四大知识群体”分成了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民国文化、现代音乐学体系、四股音源汇成的音量等五个部分。在这五个部分中,张先生将杨荫浏先生主要经历与其学术发展有机结合。在讲座中,张振涛先生将杨荫浏先生经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家乡无锡(1899-1928),第二阶段在基督教“六公圣会”(1929-1941)工作,第三阶段在重庆青木关和南京“国立音乐院”(1941-1948),第四阶段在北京的中国音乐研究所(1949-1984)。四个时期,四个组织,对应于四批人。张振涛先生甚至将杨荫浏先生的四个阶段与他的穿着联系起来:长衫、西服、大襟服、中山装。四段人生,四种组织,四批人物,突显了杨荫浏先生身上的四种知识结构。杨荫浏先生受惠于四种文化背景,四种文化背景源自四个知识群体,四个知识群体对应于四段人生。四种“原色”,构成了杨荫浏先生的生命基调。张振涛先生还将杨荫浏先生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巧妙的与四个时间段相结合,第一阶段抄录的《天韵曲谱》是抄录前人积累;第二阶段编辑的《普天颂赞》虽已加入创作,但依然是在前人的模板上加工;第三阶段撰写的《中国音乐史纲》始入原创,一步登顶,高不可及;第四阶段总括一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则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四部标志性成果,代表了杨荫浏先生一生的四个台阶。张振涛先生力图通过从其人生历程的纵向坐标延伸至横向坐标,了解杨荫浏先生所接触的人物的基本价值取向,从而也可以通过这些人物,梳理他的生命主题。
张振涛先生的讲座风格充满激情,话语充满了感染力,将听众深深地吸引在他的话语中。他的学术讲座就像是在在讲故事一般让我们迫切的想要知道后面的内容。张振涛先生的讲座与其说是研究成果的讲座不如说是一场研究方法的教授课程,他向我们讲授的研究方法的意义更是远胜于一场的简单的学术讲座。
(供稿:yh533388银河 张政 )